侨乡科技报

  石雕石材是惠安的传统支柱产业,记者从惠安县有关部门获得的一组数据就很有说服力:在惠安,石雕石材产业2010年创造的总产值为115.3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6.6%。惠安石雕工艺由传统雕刻品衍生出墓碑、灯笼和雕刻品三大行业,品种4000多个,从业人员近10万人。在取得这些令人自豪的成绩的同时,产业的发展也正面临着困局。

  “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行业企业都会存在制造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粉尘和噪音污染严重、研发技术人才的缺失、产品结构和行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等严峻问题。”惠安县石雕石材同业工会相关负责人和记者说,设备技术落后是目前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石雕石材的设备升级,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生产自动化的转变。”这位负责人和记者说,石雕行业自动化严重落后,劳动效率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这导致石雕行业的用工问题日渐严峻。在此情况下,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面对摆在面前的一道道难题,惠安石雕石材行业决定联合起来,集中力量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关,抱团成长。早在今年年中,惠安县科技局就将这项工作摆上案头,积极进行组织协调,经过将近半年的筹备,泉州市石雕石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

  凭着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共性难题的清醒认识,联盟将现有的核心技术难题集中在三个方面:提高设备自动化率,降低劳动强度,组织联盟石雕石材成员企业与机械厂合作,开发数控多功能造型机、光机电一体化异型磨抛机、悬臂式切断机、气动研磨机、切割机及重点研发木雕石雕的雕刻设备等自动化程度高的计算机数控技术装备;环境污染整治,改进“SC聚压滤法”技术,处理粉尘污水,与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一同研究石雕石材加工污水综合处理新技术;降低噪音。

  而实现产业自动化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惠安县鼎立石业雕刻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和记者说,将来石雕行业将实现雕刻数字化,工人只要坐在电脑前面,在模拟图像上“雕刻”,车间里的自动机械便能“依样画葫芦”对石材来加工。“石雕不再是体力活,而有了更多创造性的成分,能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做这行,解决现在雕刻工艺招工难的现状。”

  为了让联盟更好地运作,惠安县科技部门可没少花心思。惠安县科技局局长江奕春和记者说,为了更好地明确分工,经过充分研讨,联盟内成立了吸尘设备研发小组、墓碑生产自动化设备研发小组、雕刻自动化研发小组、循环利用研发小组、管理创新研发小组5个专项工作小组,并列入县级科技计划项目,投入首期扶持基金50万元。目前,几个小组正逐步开展各自负责的创新项目。联盟成立后,还将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建立技术创新和专利共享的信息渠道,共享技术创新成果;由承担国家或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的成员单位提供技术创新成果,支持和带动其他成员单位申报国家或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让拥有专利技术的成员单位提供专利技术给其他成员单位共享,实现专利技术产业化、规模化。

  有了这些举措,再加上联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惠安乃至整个泉州的石材石雕传统产业将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道路上高奏凯歌,谱写出更多令人瞩目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