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500元以内的破壁机值得购买?小型破壁机功能怎么样?

  况且现在的家电,颜值越来越高。有时光靠外表,我也会冲动消费。但它们也并非虚有其表。

  特别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空气炸锅、电烤盘、破壁机等,仅凭一个机器就能满足多种需求,靠

  一个单品就能提升生活品质,再值当不过了。也能充分节约厨房空间,毕竟按现在的房价,能省一点是一点。

  比如一个破壁机,就能实现熬豆浆、打果汁、打植物奶、打肉馅的功能,解放了我的双手。最幸福的,莫过于睡前扔一把豆子到破壁机里,第二天早上就能有热乎香浓的豆浆可以喝了。

  对于我这种“养生大师”,经常用破壁机将各种五谷、红枣、红豆、芝麻、花生打成糊做养生餐。(至少心理上感觉头发变多了。)

  很多人之前反馈买破壁机踩了不少坑,这次我本人在淘汰换新的过程中,可谓是做足了功课。也跟群里的专业大佬们交流了很多,如果你也想一起交流经验避免踩坑的话,可以进群和大家交流分享

  广告宣传中的“打破食物中的细胞壁,人体才能更好的吸收营养”,只是营销的话术,我们的咀嚼和消化功能也能“破壁”。

  因为功率更大、转速更高,破壁机搅拌出来的食物会比普通搅拌机更加顺滑、细腻,搭配加热功能,豆浆、奶茶、养生汤,搞定快手美食,样样不在话下。

  端正购买破壁机的心态——买一台有加热功能的高速搅拌器,才不容易被商家营销套路。

  市面上的破壁机,价格分布在300-3000元不等,功能参数上也让人挑花了眼。作为一个新手,如何防止被套路,又能选到真正适合自己需求的破壁机呢?

  容量至少在1.5L以上,价位也多是千元级别的,体积上动辄就高度50cm,但相应的功率更大,研磨搅拌效率更高,更适合大家庭或对美食比较讲究的人。

  容量在300-600ml之间,大概1-3杯的量;高度维持在25-30cm,小巧便携;功能没那么丰富,但也保证了基础需求;价格很美丽,一般在300-500之间。

  颜值也是小型破壁机的卖点,这是为什么它会被更多年轻人青睐的原因,同时更适合单身贵族或三口之家。

  但还有更便宜的豆浆机和榨汁机,看起来外观功能都差不多,他们的区别在哪呢?

  相对于大型破壁机、豆浆机和榨汁机,小型破壁机也因其容量、功能、体积、价格的特点,特别适合某一类人群。

  用破壁机自制植物奶,不仅便宜,还更安全健康。也要注意是否对大豆、杏仁等植物奶原料过敏。

  如果需求相对简单,榨果汁、豆浆、做简单料理,那么小型破壁机是性价比之选。

  在众多价位相似的小型破壁机中,通过以下参数可以挑选出质量又好又适合自己的。

  破壁机的好坏,主要看能否高效破壁,研磨的食物是否细腻,由转速和刀片决定。

  转速一般要达到25000转/分以上,刀片是304不锈钢的,一般分为4刀、6刀、8刀。

  转速不是越高越好,22000转/分已经足够实现破壁,越高的转速只是处理速度更快。除非是硬度很高的食材,普通的水果、杂粮、豆类、肉类无需追求高转速。

  刀片也不是越多越好,6刀的分布已经挺合理,稍微中高端的大部分都采用了4刀和6刀。

  大多破壁机会列出各种各样功能——豆浆、花茶、果汁、营养汤、五谷浆、奶茶,看似齐全丰富,总结出来无非就是单搅拌、单加热、搅拌+加热这几个主要的功能。

  只是像豆浆这种需要不同“火候”来熬煮出风味的,才会需要机器的智能变频调档。不要看到20种大而全的功能就一股脑买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不给操作添加心理负担。

  迷你破壁机大多是0.6L-1L的容量,热饮的线杯,可以从家里几口人来考虑容量。

  我从之前果汁机、豆浆机闲置得出的惨痛经验,就是喝起来很爽,但清洗就是火葬场。

  这次挑选破壁机时,我就十分谨慎,调研了身边的亲朋好友、翻遍了买家评论,确认了破壁机的“一键自动清洗”功能真的不是形同虚设,配有高温清洗功能的还能消毒去味。

  目前有两种主流的按钮,是触屏按键和旋钮,各有优劣,主要看个人使用习惯。比如我喜欢触屏按键的一目了然,朋友就喜欢旋钮的简洁高级。

  机身结构主要有两种:一体机和底座机身分离。一体机更小巧,出门携带方便;分离设计更容易单手操作,清洗时无需避开插孔。

  预约模式可谓是小厨电的标配了,能极大提高制作效率,特别是早餐。时间长短得根据使用习惯,早餐的线h就足够了,但如果要预约下班回家的饭,估计得12h才能满足。

  现在90%以上的产品,杯身都是高硼硅玻璃,耐高温、稳定、低膨胀率。破壁机很大的重量都来自这个厚重的玻璃,不用担心玻璃破碎等安全问题。

  材质本身对人体无害,相对于不锈钢内胆,不容易挂壁,也不会泛黄,更方便观察食物状态。

  像开盖自动断电、提机停止运作、防溢熬煮等安全保护功能,能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也在采取各种技术,如静音阀、静音罩、减震胶圈等,来实现降噪。但对于500元以内的产品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产品在宣传降噪效果时,会以牺牲其他性能为代价。如果对噪音要求不是很严格,这方面无需过虑。

  你在好物选择上有哪些购买心得?欢迎一起讨论交流;我们群友都会推荐自己用的不错的,日常问题大家都各抒己见,极具参考性:

  这次对比的主要是500元内的热门款破壁机,比较下来性能基本不相上下。但如果要根据个人喜好,还是能通过个中差异,挑选到更满足自己需求、更合适的。

  美国老牌西屋,早在1950年就推出了第一代破壁机。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技术上的优势不言而喻。

  它是这4款产品中,最小最轻的,装行李箱非常方便,要是出差旅行,也可以做水壶用,毕竟我是拒绝用酒店热水壶的。

  透明玻璃杯身,可以清晰“见证”拌打的全过程,特别是打奶昔的时候,就像小时候调水彩一样令人治愈。

  31000 r/min的转速,能满足高效研磨食物,口感更加细腻。对于豆浆,还有智慧变频熬煮的功能,打出来的豆浆更香浓,避免糊底。防止糊底还有一招,就是在底部用了陶瓷访糊涂层,大大解决了豆浆机最大的痛:清洗烧糊的底部。

  第二推荐就是大宇了。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双杯设计——搅拌杯和养生壶杯。但仔细一想,也就是多了个有滤芯的养生杯,如果只是有破壁搅拌的需求,买单杯就足够了。(咨询过客服,如果后期想要再买养生壶,可以补100差价单买。)

  优点是旋转按钮上的屏幕,可以实时显示状态。套放不同杯子时,能够智能识别,针对性使用功能,主要是搅拌和炖煮的区分。

  20000 r/min转速相对来说较低,搅拌效率上可能没那么高,不用从用户评论看来,口感还是比较细腻的。也有反馈说声音不小,底部是304不锈钢,用久了可能容易糊底。

  劣势在于预约时间比较短,噪声相对大一些,一体机在单手操作和清洗上稍微有些麻烦。

  1.6L容量的小米,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小型破壁机。但相对来说,它沿袭了小米一贯的简约,特色亮点比较多。

  OLED旋钮可以旋转控制,也可以触摸控制。搅拌过程中可以手动调整档位,软硬食材更有针对性。用APP智能联动,一键下发云端食谱。

  但对于这些“高阶”玩法也是见仁见智了。对于想要不费脑子操作的懒人来说,还是略微麻烦复杂了。

  8叶精钢刀片能解决各种大小的食材,上层的刀片针对大块食材,无需再把食材切成细块了。

  1600ml的容量,能满足大家庭,但也因此重量达到了其他产品的2.5倍左右。

  快来互助群里聊聊,一起交流装修、家居布置经验,分享解答,吸取经验,真实避坑;不限于家居各种疑问,建材家居如何挑选,听听他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