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有力量 杜俊鸿:情注制造业的巾帼楷模
她们是在全市“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科学技术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涌现的巾帼能手。
她们是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妇儿权益、弘扬家庭文明新风、关爱特殊妇儿群体中涌现的优秀典型。
她们是在推动妇联改革创新、广泛联系服务基层妇女儿童方面涌现的妇联“娘家人”代表。
为积极践行“走在前 作示范”,引领、动员长沙妇女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和现代化长沙贡献智慧和力量,长沙市妇联组织并且开展“建功强省会 妇女有力量”系列宣传,为您讲述长沙各个岗位、各个行业、所有的领域的优秀女性代表们“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事迹与故事。
杜俊鸿,2022年长沙市三八红旗手,就职于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任公司党总支书记、公司副总经理兼工匠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企业培训师协会会长、湖南省模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沙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雨花区科协兼职副主席、雨花经开区商会秘书长。
模具是工业之母,和所有基础配套产业一样,并不直接面对市场消费者,人民常常无法看到他们的努力,进入模具行业,就等于是选择了孤独和艰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杜俊鸿觉得,学习和了解专业,只能做到与专业技术人员对话不外行,但如何帮助每一位专业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在工作中获得更多价值实现感,这才是人力资源工作所要去服务、支持,并与人才相互赋能、实现一同成长的重点。她反复向专业方面技术、现场一线员工请教,主动学习模具专业相关知识,研究汽车作为终端产品,其外型的线条与设计美感对模具的极致要求等等。久而久之,她去车间听到机床平稳的轰鸣声会觉得特别心安,闻到车间油品与铁屑交织的复杂味道,会觉得特别亲切,她经常会盯着模具光洁的表面和柔和的线条,就想象着美术课上研究的肌理,她和师傅们探讨,模具就是工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我们每做一个模具,就是完成一副重要的人生作品,它融入的是我们模具人全部的心血,模具本身就已经有了生命和温度。每逢接待社会群体、政府领导,她不断讲述模具和模具人的故事,反复强调模具的重要产业地位和意义。
杜俊鸿主动参与和承担省模具行业协会工作,牵头将湖南省参与上海模具展览的形式,由过去单一企业参展改革成省内骨干企业整体参展,以湖南展团方式向行业展示湖湘文化、宣传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政府培育政策;她还走访了湖南省内所有与模具相关专业的学校,主动邀请学校师生来公司见习实习,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省内20余所职业学校、本科院校纷纷把过去只能去洛阳和十堰开展的见习实习改成在晓光建立实习基地。2010年,“晓光模具”被授予湖南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2015年,杜俊鸿当选湖南省模具行业副秘书长,她积极为会员客户服务,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牵头成立省模具行业制造联盟,并代表湖南参与华东地区模具行业协会联席扩大会议,成功申办第24届华东地区模具协会联席扩大会议,让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安徽、江西等省市52个地区模具协会领导齐聚长沙,共同了解了湖南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形势及模具行业抱团发展效应,并向行业展示了依托实体企业创办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模式,得到了业内的普通认可,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广效应。
多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历让杜俊鸿意识到,模具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对经验依赖程度高、周期长,而社会上年轻人都不再愿意选择又苦又累的制造业,甚至已经入行的技工都纷纷转行去从事电商、物流创业。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力资源形势,2014年,她萌生了筹建一所“工匠学院”的念头,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的调研与筹备,2016年,晓光工匠学院开始正式运行。
在职业教育方面,她着眼将学院建成制造业技能与管理工匠型人才的黄埔军校,致力于打通职业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无缝对接。她曾和公司高管赴德国进行当地考验查证,引进德国“双元制”并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湖南省内28所院校建立了深度的产教融合关系,依托实体企业,进行“定制化”培养,学校负责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企业负责具体的实操技能教学,从而解决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工作实际运用的脱节问题。每年来到学院分批见习实习的学校师生超过6000人次,学院为区域产业提供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服务超过22000多人次。
为服务广大中小企业精益管理提升,杜俊鸿多次前往日本游学,拜访日本丰田工机、三菱电器、村田机械、大同特钢、平山道场等,邀请在日本丰田工作了一辈子的老师在学院搭建模拟产线并进行教学,打造原汁原味的日本丰田精益道场,不仅让企业内部员工可带着问题进行剖析式学习,掌握精益改善的思路和方法,还将精益产线家中小公司可以提供公益性精益生产管理培训与咨询辅导。
晓光工匠学院获得了省市组织部门、省市总工会的高度认可,2019年学院被授予“长沙市工匠技能人才比武赛点”,先后承接长沙县、长沙经开区、天心区、长沙市、长沙雨花经开区各级技能比武7轮次,涉及冷作钣金、焊接技术、装配钳工、维修电工四个传统基础工种,以及机器人焊接、工业机器人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3个新型工种。与此同时,学院打造了基于模具与工业文明、汽车智造为主题的工业旅游路线,承接社会群体和学校走近工业制造,了解我们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传承工匠精神,传播工匠文化;还针对青少年群体打开了一扇窗口,定制了“认识汽车、工业探索”等研学线路,从孩子开始做工业意识的养成教育,让孩子们和家长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工业制造,提升孩子们和家长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增强社会对蓝领工人的认同和尊重。
2007年,杜俊鸿从一个偶然的机会获知永顺县小溪乡贫困助学的情况,她以公司党总支名义,率先在小溪乡建立扶贫点,一直参与该村村支部、学校和困难家庭的帮扶,先后在小溪乡郊溪村建立“助学基金”和“晓光书屋”,每年定期与该村开展党建互动,还专门派驻一名基层支部书记兼任该村副书记,帮助该村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为当地老百姓推广农副产品。她带领公司员工投身公益事业,救助。2008年-2012年组织员工向汶川、玉树、云南昭通等地救灾捐款10余万元;向西藏贡嘎、同升街道慈善、“长郡雨外”捐助学款8万余元;还积极组织参加雨花区政协牵头、同升街道主办的“助残”主题活动,主动为就近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以实际行动为帮助区内残疾人就业做贡献。她参与发起成立湖南省企业培训师协会,热心社会公益,积极筹措公益资金开展贫穷的地方教育帮扶,已与永顺县小溪乡、沅陵市二酉乡、郴州永兴县建立帮扶关系。新冠疫情期间,她专程为扶贫点芙蓉镇郊溪村送去了口罩、额温枪、书籍等防疫物资。新冠疫情过后,她又热情参加园区开展的龙山精准扶贫活动,将工匠学院的技能培训送服务上门、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公益新媒体电商运营培训,为贫困家庭劳动力赋能,让他们能够真正凭自己的一门手艺、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高质量稳定就业,让年青一代真正可以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大显身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匠心耕耘,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女性,杜俊鸿依托制造业探索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方式,从公司参与视角先行先试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积极融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新时代,必将为湖南主导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三高四新”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长沙各界妇女热议习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一)